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三(10)

时间:2009-11-02 09:07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解析:January修改于2005年3月21日 
原来的第(6)笔分录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5,是错误的;应该转回19.44。 
同样第(7)笔分录也相应做了修改。 

3、甲公司2004年发生下列债务重组业务:(1)2004年5月12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库存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68万元,款项尚未收到。2004年7月10日,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重组协议如下:乙公司支付现金12万元;扣除现金后的余额,以一台机器设备和一批商品偿还60%,40%延至2004年12月31日偿还。假设机器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商品的售价为60万元,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增值税为10.2万元。甲公司没有对该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债务重组交易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2)2003年1月1日,甲公司从丙银行取得年利率4%,二年期的贷款100万元。现因甲公司财务困难,于2004年12月31日进行债务重组,丙银行同意延长到期日至2006年12月31日,利率降至3%,免除积欠利息8万元,本金减至80万元,但附有一条件:债务重组后,如甲公司自2005年起有盈利,则利率恢复至4%,若无盈利,仍维持3%,利息按年支付。若甲公司2005年度盈利100万元。要求:(1) 编制甲公司2004年与乙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的会计分录(要求说明有关数字的计算过程)。(2) 编制甲公司与丙银行自债务重组日至债务到期偿还债务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提问] 

 正确答案:(1)甲公司2004年与乙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时的会计分录: 
未来应收金额=(468—12)×40%=182.4万元 
受让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和商品公允价值之和=120+60=180万元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468—12)×60%—10.2]×120÷180=175.6万元 
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468—12)×60%—10.2]×60÷180=87.8万元 
借:银行存款 12 
应收账款—债务重组 182.4 
库存商品 87.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 
固定资产 175.6 
贷:应收账款 468 
(2)甲公司与丙银行债务重组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面值+利息=100+100×4%×2=108万元 
或有支出=80×(4%—3%)×2=1.6万元 
将来应付金额=本金+利息+或有支出=80+80×3%×2+1.6=86.4万元 
应确认的资本公积=108—86.4=21.6万元 
2004年12月31日进行债务重组时: 
借:长期借款 108 
贷:长期借款-债务重组 86.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6 
2005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长期借款—债务重组 3.2(80×4%) 
贷:银行存款 3.2 
2006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和本金时: 
借:长期借款—债务重组 83.2(80+80×4%) 
贷:银行存款 83.2 

五、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1、甲公司为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均不含增值税额,销售价格等于计税价格,销售A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均为33%,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甲公司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10%计提(含应收关联方的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和所得税汇算清缴日均为2005年3月15日。假定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2%。税法规定:甲公司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在5‰的范围内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和对关联方提供的担保支出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股权投资差额摊销按照时间性差异处理;不考虑关联方交易的纳税调整。除本题所列事项外,不考虑其他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假定甲公司未来3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减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分别拥有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的有表决权资本的80%、40%和25%,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均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除拥有上述公司的表决权资本外,不拥有其他公司的表决权资本。(2)甲公司2005年年初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合计为8000万元,其中股本为5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200万元,盈余公积为8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一直采用权益法核算,2005年年初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840万元,其中股权投资差额为借方余额240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为300万元(不存在追加投资的情况),按10年平均摊销。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对丙公司、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丙公司和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在2004年以前已摊销完毕。 2004年度,甲公司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合计为500万元。(3)甲公司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除销售给乙公司外,其余均销售给无其他关联关系的常年客户。甲公司生产的B产品为丁公司特制,并全部销售给丁公司,市场上无与B产品相同或相似的商品。(4)2005年1~6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交易和事项: ①2005年1月10日,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一批B产品,销售价格总额为5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未对B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产品已于当日发生,丁公司开出承兑期为6个月、金额为585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 ②甲公司研究开发出新产品-C产品。为扩大宣传,甲公司于2005年1月15日召开C产品销售新闻发布会。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新闻发布会费用1500万元,计入丙公司管理费用,不再向甲公司索要。 ③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将其闲置不用的办公楼委托丙公司经营。该办公楼2005年年初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按托管协议规定,该办公楼委托经营期为3年,每年实现的损益均由丙公司承担或享有,丙公司每半年支付给甲公司委托经营收益50万元。2005年1~6月份,丙公司未实施任何出租或其他实质性的经营管理行为。 2005年6月30日,甲公司按协议如期收到委托经营收益50万元,已存入银行。 ④2005年1月1日丁公司临时占用甲公司资金为1000万元,2005年3月31日丁公司临时占用甲公司资金又增加了2000万元。甲公司于6月30日收到丁公司偿还的临时占用资金2500万元,以及资金占用费30万元,存入银行。甲公司在其对外披露的2005年1~6月份的半年度财务报告有关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应收丁公司资金500万元,未作其他陈述。 ⑤2005年2月10日经二审法院终审判决,判决甲公司承担其为丙公司担保借款的连带责任,需为丙公司偿付借款本息3000万元,延期还款的罚息90万元和诉讼费用10万元。甲公司根据丙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为丙公司支付借款本息和罚息合计的50%基本确定能够从丙公司收回。甲公司尚未支付款项。上述诉讼事项系甲公司于2002年丙公司在建设银行的借款提供担保。2004年11月10日,甲公司收到法院通知,被告知建设银行已提起诉讼,要求丙公司及为其提供担保的甲公司清偿到期借款本息3000万元,其中本金为2500万元。2004年12月31日,法院对该诉讼案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由于对该诉讼案无法估计胜诉或败诉的可能性,故于2004年12月31日未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 ⑥2005年3月10日,甲公司收到某常年客户退回的于2005年2月12日销售的A产品,该销售退回系A产品质量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所致。销售退回总价格为6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480万元。同日,甲公司又收到另一常年客户退回的于2004年12月25日销售的A产品,该销售退回A产品型号与客户订购的型号不符所致,销售退回总价格为1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800万元。甲公司已收回上述购货方退回的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通过银行退回了货款和增值税额等款项。退回的产品已验收入库。 ⑦2005年5月8日,甲公司销售一批A产品给乙公司,A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每台1万元,销售价格总额为60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4500万元。至2005年6月30日,甲公司尚未收到款项。按照甲、乙双方签订的购销协议规定,产品售出后3个月内,如果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可以提供保修。甲公司按历年A产品销售保修的情况,估计很可能发生保修费用为销售价格总额的1%(假定甲公司不对其他客户销售的A产品提供产品保修服务)。除上述销售的A产品以外即上述交易(4)之⑦,2005年1~6月份,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户销售A产品共33000台,其中10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3万元;15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0.8万元;8000台的每台销售价格为1.1万元。甲公司销售给其他常年客户A产品的销售总成本为26000万元。甲公司向其他常年客户销售A产品的货款和增值销项税等项均已收到并存入银行。(5)2005年1~6月份,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200万元、800万元和600万元。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除实现净利润外,所有者权益无其他变动。(6)除上述各项外,2005年1~6月份,甲公司另发生其他管理费用885万元(不含计提的坏账准备)、营业费用300万元、营业外支出322万元、营业外收入752万元(均不涉及纳税调整事项)。 2005年6月30日,甲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9000万元,2005年年初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为700万元。不考虑其他应收款对坏账准备的影响。(7)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编制的利润表如下:利润表编制单位:甲公司 2004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