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案] (1)编制资料一中A公司各事项的相关会计分录
①借:营业外支出 400
贷:预计负债 400
②第1份合同,若执行,发生的损失=800-650=150(万元);若不执行,则需支付违约金=650×30%=195(万元),同时按目前市场价格销售可获利20万元,该方案下发生的损失=195-20=175(万元),因此,A公司应选择执行合同的方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2份合同,因其不存在标的资产,故应确认预计负债,金额为30万元(750-720)与额外返还的订金50万元的损失之间的较小者,即30万元。
相关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
借:营业外支出 30
贷:预计负债 30
③借:预计负债 60
贷:银行存款 60
借:销售费用 50[2 500×(1%+3%)/2]
贷:预计负债 50
(2)根据资料一、二,确定下表中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相关的暂时性差异,并计算A公司2008年应确认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编制所得税的相关会计分录。
单位:万元
项目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差异 |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
预计负债 |
520 |
0 |
|
520 |
存货(X产品) |
650 |
800 |
|
150 |
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
580 |
870 |
|
290 |
无形资产—商标权 |
210 |
270 |
|
60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700 |
620 |
80 |
|
投资性房地产 |
2 320 |
2 280 |
40 |
|
广告费 |
0 |
200 |
|
200 |
总计 |
— |
— |
120 |
1 220 |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1 220-290)×25%-25=207.5(万元)
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120×25%=30(万元)
2008年应交所得税=[20 000+400+150+30-60+50-400×50%-(600×150%/10-600/10)×(4/12)+90-30+80-120+200]×25%=5 14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7.5
所得税费用 4 947.5
资本公积——其他资产公积 2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 145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3)编制资料三中A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①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其他应付款 150
借:预计负债 400
贷:其他应付款 400
借:其他应付款 550
贷:银行存款 5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7.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1.25
盈余公积 1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12.5
②借:预计负债 30
贷:库存商品 30
2
[答案] (1)编制A公司在2008年1月1日与企业合并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累计折旧 2 000
贷:固定资产 5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4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500
银行存款 500(490+1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3500-3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
(2)计算确定A公司对D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08年底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调整后D公司2008年度的净利润=570-(200-100)×70%=500(万元)
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0×40%=20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200(500×40%)
贷:投资收益 200
(3)编制A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对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B公司及对D公司的股权投资)的相关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D公司 28[(200-100)×70%×40%]
贷:存货 28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800(1000×80%)
贷:投资收益 800
(4)编制A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抵销分录
①借:实收资本 2 000
资本公积 200
盈余公积 400(300+100)
未分配利润 2 900(2 000+900)
商誉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800(4000+800)
少数股东权益 1 100
②借:投资收益 800(1000×80%)
少数股东损益 200(100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 000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00
—应付股利 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 900
③借:营业收入 400
贷:营业成本 280
固定资产—原价 120
④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7(120/10×7/12)
贷:管理费用 7
⑤借:营业收入 250
贷:营业成本 205
存货 45
⑥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5
贷:资产减值损失 35
⑦借:应付账款 180
贷:应收账款 180
⑧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