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会计主体可以是盈利组织,也可以是非盈利组织
B.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C.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D.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答案:B
解析:会计主体即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将本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相区分。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讲,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现实生活中,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成的集团公司均可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故选项ACD的表述均正确。而当某一会计主体不能独立对外时,如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等,则无须对外报送独立的财务报告。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其原因是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
B.由于有了会计分期假设,才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C.明确持续经营假设,这样会计人员可以相应选择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D.对于难以用货币来计量的事项,如企业经营战略.研发能力等,企业不必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财务信息。
答案:D
解析:如果这些信息对于决策者也很重要的话,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
3、会计信息要有用,就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比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答案:A
解析:会计信息要有用,最基本的就是信息要可靠。
4、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及时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谨慎性
D.可理解性
答案:C
解析:按孰低原则计价,体现的就是谨慎性。
5、下列说法中,能够保证同一企业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的是( )。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答案:B
解析:选项A体现了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选项C体现了及时性;选项D体现了谨慎性。
6、甲企业2007年5月份购入了一批原材料,会计人员在7月份才入账,这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
A.相关性
B.客观性
C.及时性
D.明晰性
答案:C
解析:企业5月份发生的业务应在5月份及时入账
7、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
B.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
C.出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支
D.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贴现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