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
答案:√
解析:这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
9、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 )
答案:√
解析:资产的特征之一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确认为资产。
10、某企业涉及到的未决诉讼,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
解析:是否确认为负债,要看是否很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如果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很小,那么就不应当作为负债确认。
11、出售无形资产取得收益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所以它属于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收入”范围。( )
解析:准则里的收入与费用是相对的,均是指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出售无形资产并不属于日常活动的范围。
12、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所以它属于会计准则所定义的“费用”范围。( )
解析:费用应当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处置固定资产,这不属于日常活动。
13、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
解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14、在负债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净资产的增加额就是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数量,净资产的减少额就是企业本期亏损额。( )
解析:本期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的变动,除了企业盈亏以外,还有实收资本变动或资本公积变动的影响等因素。
15、利得和损失都计入到当期损益中。( )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得和损失不一定都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到“资本公积”
16、年末接受固定资产捐赠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 )
答案:√
解析:不考虑所得税事项,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贷:营业外收入使企业资产和净利润增加,净利润增加使所有者权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