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考前模拟练习题一(6)

时间:2013-09-09 17:39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三、判断题

1.

【答案】×

【解析】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由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有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如投资者投入,增加股本和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因此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所有者权益不一定减少。

2.

【答案】×

【解析】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是由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引起的,要计入当期损益,最后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但是利得或者损失,可能直接计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比如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资本公积等,是一项利得,但是并不影响企业损益,也没有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

3.

【答案】√

4.

【答案】×

【解析】用于抵偿债务,应当视同销售,委托加工环节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5.

【答案】√

6.

【答案】×

【解析】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考虑其持有目的。企业持有的材料,如果是专用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因此,在确定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为基础,给定的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则为干扰项。

7.

【答案】√

8.

【答案】√

9.

【答案】√

10.

【答案】×

【解析】对于一般的固定资产而言,处置时发生的相关清理费先计入“固定资产清理”,最终以“固定资产清理”净额转入营业外收支,体现为固定资产的处置利得或者损失。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需要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才有弃置费用,才需要计算现值,计入资产的成本,并确认预计负债,一般的固定资产不存在弃置费用。

11.

【答案】×

【解析】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应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2.

【答案】×

【解析】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因此不是各年均不考虑预计净残值,而是开始的时候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在资产使用期限内的最后两年内要考虑预计净残值的影响。

13.

【答案】×

【解析】用于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所有权的资产,大海公司经营租赁租入的厂房不属于大海公司的资产,当然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14.

【答案】√

15.

【答案】√

四、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长江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l)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5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5 000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545 000

贷:工程物资                             545 000

(3)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74 880

贷:原材料                                6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 880

(4)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                              50 000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50 000

注:这里暗含了一个成本发生的过程,即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具体支出。

(5)计提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95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5 800

(6)6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结算手续,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入账。

借:固定资产                             765 680

贷:在建工程                             765 680

(7)剩余工程物资转作存货

借:原材料                             34 188.0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811.97

贷:工程物资                              40 000

(8)7月15日,按竣工决算实际成本调整固定资产成本

借:固定资产                              34 32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4 320

2.

【答案】

201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额=284 000×(1-3%)÷6×2=91 826.67(元);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84 000-91 826.67=192 173.33(元)。

借:在建工程                          192 173.33

累计折旧                           91 826.67

贷:固定资产                             284 000

2010年12月31日至2011年3月31日,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127826.67

贷:银行存款                          127826.67

2011年3月31日,若将后续支出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改扩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192 173.33+127826.67=320000(元),因可收回金额为350 000元,所以完工的固定资产也无需计提减值。

借:固定资产                              320000

贷:在建工程                              320000

2011年折旧额=320000×2/8×9/12=60000(元)

2012年折旧额=320000×2/8×3/12+(320000-320000×2/8)×2/8×9/12=65000(元)

3.

【答案】

(1)2010年3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400

贷:开发产品                               1 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300

(2)2010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2011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3)2012年3月1日,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2 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8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64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400

             ——公允价值变动              24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4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 3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 300

五、综合题

【答案】

事项(1),黄河公司减值转回的数据不正确。

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消失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减记的金额,即此处最多只能恢复黄河公司于2010年年末计提的金额,2010年黄河公司对该批库存A产品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1200-1050=150(万元)。

因此,只能恢复减值150万元,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150

事项(2),黄河公司将固定资产的减值转回的处理不正确。

固定资产的减值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的资产发生的减值,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事项(3),黄河公司①、②的会计处理正确;③的处理错误。

处置固定资产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入,对黄河公司而言是发生的非日常活动的利得,列示在“营业外收入”中,影响利润总额,不影响营业利润。

事项(4),黄河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自变更日开始在未来期间适用,不应调整已计提的折旧。

2011年应计折旧额:

2011年1至9月折旧额=3 600/10/12×9=270(万元)

2011年10至12月折旧额=(3 600-3 600/10×2-270)/(20×12-2×12-9)×3=2 610/207×3=37.83(万元)

2011年应计折旧额=270+37.83=307.83(万元)

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307.83

贷:累计折旧                              307.83

事项(5),黄河公司①②的会计处理正确;事项③④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③中,黄河公司处置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持有期间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当转入“其他业务成本”,而非“其他业务收入”,黄河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8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80

④中,黄河公司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将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借贷方都是损益类科目,属于损益类的内部结转,该结转不影响当期利润。因此,黄河公司上述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业务对黄河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1 800-1 600=200(万元)。

顶一下
(2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