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表述符合“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有( )。
A.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B.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C.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
D.能采用估值技术计算
E.能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计算现值
答案:ABC
解析: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1)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对于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3)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7、在换入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可计入( )。
A.营业外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成本
答案:AC
解析: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处理中,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则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8、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按其公允价值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同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B.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C.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D.换出资产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答案:ABC
解析:换出资产为交易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9、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B.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C.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D.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资本公积
答案:AC
解析:企业在按照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情况下,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2)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0、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入账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B.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换入多项资产时,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换入多项资产时,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答案:ABC
解析:选项D为不具有商业实质换入多项资产时,各项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