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精选习题八(2)

时间:2009-11-26 10:49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B.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D.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

  答案:D

  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可以确认资产转让损益,而与收支补价无关。

  7、2008年3月1日,甲公司用一台设备与乙公司一批库存商品进行交换,该设备的原价为500万元,累计折旧为280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250万元。乙公司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9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2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并且向甲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另外,甲公司向乙公司另行支付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0.8万元。本业务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在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

  A.16

  B.30

  C.40

  D.5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累计折旧 2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   贷:固定资产 500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50-10 240?7%-240?7%=240(万元)借:库存商品 2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7%=40.8   银行存款 1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     营业外收入 50 (250-200=50) 银行存款 40.8 计算影响损益的金额即营业外收入=50万元。

  8、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产A产品交换乙公司的B产品,甲公司的A产品成本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7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乙公司的B产品成本2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80万元,交换过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是( )万元。

  A.278.30

  B.271.70

  C.276.80

  D.249.81

  答案:A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或者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应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第八条规定,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存货的,换出方要视为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其他相关税金;换入方若换入存货的增值税能够抵扣,则要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甲公司换入B产品的入账价值=(300-30) 270?7% 10-280?7%=278.30(万元)。

  9、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l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甲公司以一台原价为200万元的设备进行交换,累计折旧为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交换中发生固定资产清理费用5万元。乙公司以自产的一批钢材进行交换,钢材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钢材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70万元,并支付甲公司补价为15万元。假设该项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63.1

  B.93.1

  C.98.1

  D.120

  答案:B

  解析: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200-80-15-70?7%=93.1(万元)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   累计折旧       80   贷:固定资产       2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贷:银行存款   5 借:原材料         93.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7%) 11.9   银行存款            15 营业外支出 5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5

  10、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 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5

  B.63

  C.60

  D.55.20

  答案:A

  解析: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5+30=75(万元);换入C设备的入账价值=75譡15/(15+60)]=15(万元)

  11、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14.67

  B.63

  C.60

  D.13.5

  答案:D

  解析: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5-3)+(37.5-10.5)=69(万元);换入C设备的入账价值=69譡13.5/(13.5+55.5)]=13.5(万元)

  12、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 )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A.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B.换出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C.换入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D.换出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

  答案:A

  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