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公司于2006年5月20日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股票60000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买价8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0.5元),另外支付印花税及佣金5000元。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该股票的市价总额(公允价值)为510000元。2007年2月10日,甲公司出售A公司股票60000股,收入现金540000元。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元。
A.30000
B.60000
C.85000
D.90000
答案:D
解析: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收入与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至投资收益。甲公司出售该项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收入540000-账面余额510000) [公允价值510000-初始入账金额60000?(8-0.5)]=90000(元)。
7、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科目。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B.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C.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D.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溢折价)
答案:A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8、A公司于2008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三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11.67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2008年12月31日,A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为( )万元。
A.58.90
B.50
C.49.08
D.60.70
答案:A
解析:A公司2008年1月2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成本=1011.67 20-50=981.67万元,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81.67?%=58.90万元。
9、2007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公司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交易费用为10万元,每年按票面利率3%支付利息。该债券在第五年兑付(不能提前兑付)时可得本金1500万元。则取得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金额为( )万元。
A.1200
B.1210
C.1500
D.1600
答案:B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金额=1200 10=1210(万元)。
10、甲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公允价值为52802.1万元,债券面值5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利率6%,实际利率4%。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余额为( )万元。
A.896.8
B.1905.3
C.1056.04
D.1047.16
答案:B
解析:(1)2007年6月30日实际利息收入=其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52802.1?%?=1056.04(万元)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50000?%?=1500(万元)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56.04=443.96(万元)。(2)2007年12月31日实际利息收入=(52802.1-443.96)?%?=52358.14?%=1047.16(万元)应收利息=50000?%?=1500(万元) 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500-1047.16=452.84(万元)。(3)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余额=2802.1-443.96-452.84=19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