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
对
错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该项目的工程物资盘盈应当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
对
错
3、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但是对于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应该计提折旧。( )
对
错
4、工程项目尚未完工时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残料价值以及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
对
错
5、对于已经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价值恢复时,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 )
对
错
6、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的赔款部分后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
对
错
7、企业按规定将安全生产储备用于购建安全防护设备时,应借记“专项储备”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
对
错
四、计算分析题
1、2007年1月,X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建造的营业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并结转固定资产成本1 800 000元。该营业厅内有一部电梯,成本为300 000元,未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
2012年1月,为吸引顾客,X公司决定更换一部观光电梯。支付的新电梯购买价款为360 000元(含增值税)。另发生安装费用41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旧电梯的回收价格为15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假定营业厅的年折旧率为3%。
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逐笔编制X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其中2009年至2013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3月12日,甲公司购进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50万元,增值税为76.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2万元(不考虑运费抵扣增值税的因素),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在安装期间,领用企业的原材料50万元,该批原材料取得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8.5万元;领用一批工程物资,不含税价款为25万元,发生的其他相关支出为33万元。该设备于2009年6月2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该设备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保持不变。
(3)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生产经营方向调整,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改良工程验收合格后支付工程价款。该设备于当日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
(4)2012年3月12日,改良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56万元。当日,改良后的设备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16万元。2012年12月31日,发生日常维护修理支出0.5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2013年12月31日,该设备因遭受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毁损,甲公司决定对其进行处置,取得残料变价收入30万元,保险公司赔偿款5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编制2009年固定资产购建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9、2010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3)计算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1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5)编制2011年12月31日该设备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2年3月12日支付该设备改良价款、结转改良后设备成本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12年的日常修理支出的账务处理。
(8)计算2012、2013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
(9)计算2013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
(10)编制2013年12月31日处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