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案]:B
[解析]:存货的账面价值=1 600万元,计税基础=1 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600×25%=150(万元);
其他应付款的账面价值=500万元,计税基础=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25%=125(万元);
因此考虑递延所得税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4 200+125-150=4 175(万元)
应确认的商誉=5 000-4 175=825(万元)。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D
[解析]:2010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 000-1 000×5/10=500(万元),所以2010年年末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360=140(万元)。2011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360/5=72(万元),所以2011年年末的账面价值=360-72=288(万元),计税基础=1 000-1 000×6/10=40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400-288)×25%=28(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C
[解析]:甲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不能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该可抵扣亏损,则应该以能够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计算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 000×25%=75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B
[解析]: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按转回期间的税率来计算。2007年和2008年为免税期间不用交所得税,但是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 000×25%=500(万元)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2 400×25%=600(万元)
2008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00-500=100(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A
[解析]: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D
[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有者权益,所以对应调整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