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成本的确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下降,或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
【例题 3 】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对于中止权益法前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按权益法的要求确认投资损失;对于中止权益法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则不确认投资收益。 ( )(2001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对于中止权益法前无论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还是实现盈利,投资企业都应按权益法进行账务处理。
【例题 4 】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时,按持有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应分得的利润,确认投资收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2001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的核算。在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时,按持有表决权资本比例计算应分得的利润,借记 “ 应收股利 ” 科目,贷记 “ 长期股权投资 —×× 公司 ( 损益调整 )” 科目,不能确认投资收益。
【例题 5 】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除已计入应收款项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外,应在实际收到时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 )(2001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短期投资的核算。短期投资持有期间 ( 不含期末计价 ) 不确认投资收益。应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 “ 应收股利 ” 或 “ 应收利息 ” 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例题 6 】投资企业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应在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按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不含股权投资差额 ) 作为新的投资成本。 ( )(2002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时,应中止采用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在中止采用权益法时,按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新的投资成本。其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冲回,冲减投资成本的账面价值。
【例题 7 】短期股票投资在持有期间赚取的现金股利,应冲减该短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余额。 ( )(2002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短期投资的核算。短期投资在持有期间不确认损益,因此,短期股票投资在持有期间赚取的现金股利,应在实际收到时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该短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余额 , 但已记入 “ 应收股利 ” 或 “ 应收利息 ” 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
【例题 8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从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不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 )(2003 年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属于已记入投资账面价值的,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题 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可以分为永久性减值和暂时性减值。对于永久性减值必须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暂时性减值,由于其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可以恢复,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无论是永久性减值,还是暂时性减值,均应计提减值准备。
【例题 10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于中止采用权益法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仍按权益法进行处理;对于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亏损,则采用成本法进行处理。 ( )
【答案】 ×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权益法改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中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于中止采用权益法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被投资企业发生的亏损,均应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例题 11 】企业因追加投资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在中止采用成本法时,按改为权益法核算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2004 年 )
【答案】 ×
【解析】企业因追加投资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在中止采用成本法时,按追溯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 不含股权投资差额 ) 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题 12 】短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除取得时已记入应收项目的利息外,其他应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 )(2004 年 )
【答案】 ×
【解析】短期债券投资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除取得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利息外,其他应在实际收到时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 四 ) 计算题
【例题 1 】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东方公司 )1998 年至 2001 年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1998 年 11 月 1 日,东方公司与 a 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a 公司 )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东方公司收购 a 公司股份总额的 30% ,收购价格为 270 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 1998 年 12 月 31 日。 该股权转让协议于 1998 年 12 月 25 日分别经东方公司和 a 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1999 年 1 月 1 日, a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 800 万元,其中股本为 400 万元,资本公积为 100 万元,未分配利润为 300 万元 ( 均为 1998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 。
(3)1999 年 1 月 1 日, a 公司董事会提出 1998 年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现净利润的 5% 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
(4)1999 年 1 月 1 日,东方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 270 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
(5)1999 年 5 月 1 日, a 公司股东大会通过 1998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分配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现净利润的 5% 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现金股利 200 万元。
(6)1999 年 6 月 5 日,东方公司收到 a 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7)1999 年 6 月 12 日, a 公司接受外单位捐赠的新固定资产一台, a 公司由此确认的资本公积为 80 万元,并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
(8)1999 年度, a 公司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
(9)2000 年 5 月 4 日, a 公司股东大会通过 1999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如下:按实现净利润的 1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实现净利润的 5% 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现金股利。
(10)2000 年度, a 公司发生净亏损 200 万元。
(11)2000 年 12 月 31 日,东方公司对 a 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 272 万元。
(12)2001 年 1 月 5 日,东方公司将其持有的 a 公司股份全部对外转让,转让价款 250 万元,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已办妥,转让价款已存入银行,假定东方公司在转让股份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关税费。
【要求】
(1) 确定东方公司收购 a 公司股权交易中的 “ 股权转让日 ” 。
(2) 编制东方公司上述经济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 假定股权投资差额按 5 年摊销, “ 长期股权投资 ” 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 。 (2001 年 ) (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答案】
(1) 东方公司收购 a 公司股权交易中的 “ 股权转让日 ” 为 1999 年 1 月 1 日
(2) ① 借: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投资成本 ) 270 贷:银行存款 270 借: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股权投资差额 )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投资成本 ) 30 ( 股权投资差额 =270-800×30%=30) ② 借:应收股利 (200 万 ×30%) 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投资成本 ) 60 ③ 借:银行存款 60 贷:应收股利 60 ④ 借: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股权投资准备 ) 24 贷:资本公积 —— 股权投资准备 (80 万 ×30%)24 ⑤ 借: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损益调整 ) 120 贷:投资收益 (400 万 ×30%)120 借:投资收益 (30 万 /5)6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股权投资差额 ) 6 ⑥ 借:投资收益 (200 万 ×30%)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损益调整 ) 60 借:投资收益 6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股权投资差额 ) 6 ⑦ 借:投资收益 1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0 (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 投资成本 (270-30-60)+ 股权投资差额 (30-6-6)+ 损益调整 (120-60)+ 股权投资准备 (24)=180+
18+60+24=282 万元;可收回金额 272 万元,需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0 万元。
⑧ 借:银行存款 25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0 投资收益 22 贷:长期股权投资 —a 公司 ( 投资成本 ) 180 —a 公司 ( 股权投资差额 ) 18 —a 公司 ( 损益调整 ) 60 —a 公司 ( 股权投资准备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