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7)

时间:2009-11-01 09:55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四、计算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1、答案: 
(1)2003年12月12日,龙海公司购入一批甲材料 
借:原材料 750+18—1.05=766.9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7.50+1.05=128.55 
贷:银行存款 895.5 
(2)龙海公司12月31日对甲材料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66.95-(750-67.50)=84.45(万元)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4.45 
贷;存货跌价准备 84.45 
(3)债务重组 
①龙海公司2004年7月26日 
借:应付账款—华山公司 877.50 
存货跌价准备 84.45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69.75 
贷:原材料 766.9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75×17%=114.75 
应付账款—华山公司(债务重组) 150 
2004年12月31日 
借:应付账款 150 
贷:营业外收入 69.7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25 
②华山公司2004年7月26日 
借:原材料 718.87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75×17%=114.75 
坏账准备 43.88 
贷:应收账款 877.5 
2004年12月31日,华山公司不需要编制会计分录。 
   解析: 
2、答案: 
(1) 华美公司2005年1月3日发生的火灾属于非调整事项 
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 
累计折旧 8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0 
借:其他应收款 700000 
营业外支出 5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200000 
(2) 销售退回属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2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款) 425000 
贷:应收账款 2925000 
借:坏账准备 2925000×5%=146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146250 
借:库存商品 2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50—200—292.5×0.5%)×10000×33%]=16017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16017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43436.25 
贷:递延税款 (292.5×5%—292.5×0.5%)×10000×33%=43436.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70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37012.5 
(2500000—146250—2000000—160173.75+43436.25=237012.5) 
借:盈余公积 237012.5×15%=35551.8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5551.88 
(3) 属于重大会计差错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200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 66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0 
借:盈余公积 201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0 
(4)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 



对华美公司2005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的影响净额=83.75×10000×85%=711875 
借:长期股权投资 1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37500 
递延税款 1625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37500×15%=125625 
贷:盈余公积 125625 
   解析: 
3、答案: 
(1)债务重组日为2004年5月20日。因为在2004年5月20日,东方公司与西方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并解除了债权债务关系。 
(2)东方公司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47.54[(100—10—6.8)×40/7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40×17%) 
固定资产 35.66[(100—10—6.8)×30/70] 
坏账准备 10 
贷:应收账款 100

(3)东方公司2004年6月30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10.16(35.66—0.5—25)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16 
(4)东方公司2004年7月10日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分录: 
因为0.6/24=2.5%<25%,所以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东方应确认的收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出公允价值 
=0.6-0.6×(25—0.4)/24==—0.02万元 
注:东方公司没有支付相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所以在计算应确认的收益时,分子中不用考虑减去应交的税金及附加。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16 
累计折旧 0.9(0.5+0.4) 
贷:固定资产 35.66 
借:原材料 20.58(倒挤) 
银行存款 0.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营业外支出 0.02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6 
   解析: 

五、综合题(凡要求计算的项目,均须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写出一级科目,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1、答案: 
(1)甲公司2004年度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4000÷8=500(万元) 
2004年末该项生产设备的账面价值=6000—(600×2+500)—800=3500(万元) 
2004年末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项生产设备的账面净值6000—600×3=4200(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000万元,按两者孰低确定4000万元为比较的基础。 
2004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500—4000= —500(万元) 
2003年计提减值准备后,2004年计提的折旧为500万元,与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每年计提的折旧600万元的差异100万元,调整累计折旧金额,并从减值准备直接转入累计折旧。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00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000000 
累计折旧 1000000 
(2)应更正少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400—1600—200=600(万元)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支出 4020000 
递延税款 198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20000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2000 
—法定公益金 201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3000 
2004年该管理用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1600÷4=400(万元) 

(3)2004年无形资产摊销=2100/(10-3)=300(万元) 
2004年末专利权的账面价值=5000—(500×3+300)—1400=1800(万元) 
2004年末按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项专利权的账面余额=5000—500×4=3000(万元),该项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为2600万元,按两者孰低确定2600万元为比较的基础 
2004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00—2600= —800(万元)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000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8000000 
(4)①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 
可变现净值 
=0.75×8000—0.1×8000 
=5200(万元) 
成本 
=0.6×8000=4800(万元) 
可变现净值>成本,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未发生减值,其账面价值应为4800万元。 
②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 
可变现净值 
=0.5×2000—0.1×2000 
=800(万元)  
成本 
=0.6×2000=1200(万元) 
可变现净值<成本,没有合同约定的库存A产品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00—800=400(万元),其账面价值应为8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4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 
库存A产品年末账面价值 
=6000—400 
=5600(万元) 
或=4800+800=5600(万元) 
③库存原材料由于用于出售, 
因此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税金=1200—100=1100(万元) 
成本1000(万元) 
成本<可变现净值,库存原材料未发生减值,库存原材料的年末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 
(5)①2004年度甲公司计提的生产设备的折旧金额=4000÷8=500(万元) 
按税法规定2004年应计提的生产设备的折旧额=6000÷10=600(万元) 
折旧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600—500=100(万元) 
2004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500—4000= —500(万元) 
生产设备折旧所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所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100+500)×33%=198(万元) 
②2004年计提管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 
=1600÷4=400(万元) 
按税法规定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折旧额=4800÷8=600(万元) 
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600—400)×33%=66(万元) 
③2004年专利权的摊销额 
=2100÷7=300(万元) 
按税法规定2004年专利权的摊销额 
=5000÷10=500(万元) 
专利权摊销额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500—300=200(万元) 
2004年年末甲公司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800—2600= —800(万元),即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800万元。 
专利权的摊销额所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转回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所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200+800)×33%=330(万元) 
④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所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借方)=400×33%=132(万元) 
⑤转回坏账准备所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贷方)=(105—5)×33%=100×33%=33(万元) 
(6)甲公司2004年度所得税费用=[(12000—50+(110—60))]×33%=3960(万元) 
甲公司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12000—50+(110—60)—(100+500)—200—(200+800)+400—(105—5)]×33%=10500×33%=3465(万元) 
借:所得税 396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465 
递延税款 495 
   解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