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复习指导 > 会计实务辅导 >

2014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时间:2014-03-18 18:07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2014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知识点相关内容】

  (一)概述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取得成本-以前期间已累计税前扣除的金额

  比如:企业2009年末取得某固定资产,原价120万元,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3年,采用直线法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

  (二)四类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关系

  1.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来自: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2)计提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下降,计税基础不变→差异

  2.无形资产

  (1)初始确认时,内部研发产生差异。

  会计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资本化。

  税法规定:符合“三新”标准的研发项目,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发生当期按150%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150%摊销。

  (2)后续计量时,差异来自摊销规定的不同及减值准备的提取。

  会计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每期末进行减值测试。

  税法规定:除外购商誉外,无形资产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比照固定资产的折旧和计提减值准备来理解。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会计: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税法: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4.其他资产

  (1)投资性房地产

  ①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其期末账面价值为公允价值 而税法不认可其公允价值变动,计税基础应以取得时的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

  ②采用成本模式的,暂时性差异的计算可比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来理解。

  (2)其他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

  主要包括:

  ①存货

  ②应收账款

  ③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

  减值准备税法均不允许税前扣除,由此产生暂时性差异。

  【知识点相关练习】

  多项选择题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事项中,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的有()。

  A.存货期末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以前未计提过跌价准备)

  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成本

  C.固定资产发生的维修支出

  D.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AC

  解析:选项A,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选项B,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选项C,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账面价值,不会导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产生差异;选项D,如果发生减值,则会导致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差异,不符合题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