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精选十(5)

时间:2015-08-18 17:14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C

[解析]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也视同企业职工。

[该题针对“职工的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C

[解析] 企业领用自产产品用于发放个人福利,应作为销售处理,同时按市场售价计算增值税销项税。

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73 7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 710(63 000×17%)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C

[解析] 该债券利息调整金额=53.27(2 053.27-2 000)万元,分5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2009年应摊销金额=17.34(2 000×6%-2 053.27×5%)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2 000+(53.27-17.34)=2 035.93(万元)。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D

[解析] 选项A,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即借记“生产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选项B,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即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实际支付租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选项C,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也应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选项D,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B

[解析] 应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15 000-14 198.10=801.90(万元)。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C

[解析]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金有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本期影响应交税费的金额=2.5+3+1=6.5(万元)。答案为选项C。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C

[解析] 企业对无法支付或无需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转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该题针对“应付账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 C

[解析]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应付债券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每期实际利息费用=期初应付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每期应计(应付)利息=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利率;

每期利息调整的摊销金额=实际利息费用-应计(应付)利息。

所以,2009年度发生的利息费用为480×12%=57.6(万元)。

[该题针对“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 A

[解析] 选项A,签订购买合同缴纳的印花税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选项B,收购未税矿产品代缴的资源税应计入所购货物成本;选项C,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应计入进口商品的成本;选项D,一般纳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该题针对“税金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CD

[解析] 选项A,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选项B,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ABC

[解析] 选项D,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比例进行分摊。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BC

[解析] 将外购的原材料、产成品用于在建工程的,均应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该题针对“视同销售的项目”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ABCD

[该题针对“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ABC

[解析] 筹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如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则计入管理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后计入财务费用;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

[该题针对“长期借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BC

[解析] 选项D,对于企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转入营业外收入。

[该题针对“长期应付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ABD

[解析] 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 ABC

[解析] 辞退福利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

[答案] 错

[解析] 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该题针对“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对

[该题针对“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错

[解析]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所包含的负债成份,按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按照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错

[解析] 对于小规模纳税企业不需要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中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专栏。

[该题针对“应交税费”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错

[解析] 企业核算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应支付的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不影响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

[该题针对“长期借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错

[解析] 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该题针对“长期应付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错

[解析] 企业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可按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称为折价发行。

[该题针对“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

[答案] (1)2009年

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和当期费用=(100-10-12)×100×18×1/3=46 800(元)

2009年1月1日授予日不做处理。

2009年末

借:管理费用   46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46 800

(2)2010年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8-6)×100×21×2/3=106 400(元)

应确认的当期费用=106 400-46 800=59 600(元)

借:管理费用  59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59 600

(3)2011年

应支付的现金=40×100×24=96 000(元)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8-4-40)×100×22.5×3/3=85 500(元)

应确认的当期费用=85 500+96 000-106 400=75 100(元)

借:管理费用  75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75 1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96 000

贷:银行存款          96 000

(4)2012年

应支付的现金=30×100×27=81 000(元)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100-10-8-4-40-30)×100×30=24 000(元)

应确认的当期损益=24 000+81 000-85 500=19 5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9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9 5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81 000

贷:银行存款         81 000

(5)2013年

应支付的现金=8×100×33=26 400(元)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0

应确认的当期损益=0+26 400-24 000=2 4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 400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6 400

贷:银行存款         26 400

[该题针对“职工薪酬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1)2009年1月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1 961.9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8.08

贷:应付债券——面值      2 000

(2)2009年6月30日计提利息

利息费用=1 961.92×4%×6/12=39.24(万元)

借:在建工程       39.24

贷:应付利息      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24

(3)2009年7月1日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30

贷:银行存款      30

(4)2009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利息费用=(1 961.92+9.24)×2%=39.42(万元)

借:在建工程       39.42

贷:应付利息      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42

(5)2010年1月1日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30

贷:银行存款       30

(6)2010年6月30日计提利息

利息费用=(1 961.92+9.24+9.42)×2%=39.61(万元)

借:财务费用        39.61

贷:应付利息       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61

(7)2010年7月1日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30

贷:银行存款       30

(8)2010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

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余额=38.08-9.24-9.42-9.61=9.81(万元)

利息费用=30+9.81=39.81(万元)

借:财务费用       39.81

贷:应付利息     3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81

(9)2011年1月1日支付利息和本金

借:应付债券——面值  2 000

应付利息       30

贷:银行存款       2 030

[该题针对“一般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1)负债成份的初始入账金额

该公司应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以确定其初始入账金额(折现率应为9%),再将债券发行收入与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分配到权益成份。

负债成份的初始入账金额=400×1 000×6%×(P/A ,9%,3)+400 000×(P/F ,9%,3)=369 624.46(万元)

(2)权益成份的初始入账金额=400 000-369 624.46=30 375.54(万元)

(3)编制有关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4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0 375.54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4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375.54

(4)2007年12月31日计息

借:财务费用    33 266.20(369 624.46×9%)

贷:应付利息    24 000(400 000×6%)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 266.2

借:应付利息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5)2008年4月1日计息

借:财务费用    8 525.04〔(369 624.46+9 266.2)×9%×3/12〕

贷:应付利息     6 000 (400 000×6%×3/12)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 525.04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400 000

应付利息     6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375.54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8 584.3

(30 375.54-9 266.2-2 525.04)

股本    32 000(400 000÷1 000×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85 791.24

[该题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