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 A
[解析]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均属于货币性资产。
[该题针对“货币性资产的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B
[解析] 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和时间上均相同,则说明该项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该题针对“商业实质的判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B
[解析] 航天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60-18-7+3+2=40(万元)。
[该题针对“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不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具有商业实质,那么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所以甲公司换入该项资产的入账价值=200+20=220(万元)。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B
[解析]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100-6.4-80×17%=80(万元)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C
[解析] A公司的账务处理:A公司换出库存商品计入损益的金额是确认的收入100万元和结转的成本80万元;换出固定资产的处置损益是160-(300-190)-10=40(万元)。所以A公司计入损益的金额合计=100-80+40=60(万元)。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A
[解析]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5+30=75(万元);换入C设备的入账价值=75×15/(15+60)=15(万元)。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 D
[解析]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45-3)+(37.5-10.5)=69(万元);换入C设备的入账价值=69×13.5/(13.5+55.5)=13.5(万元)。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 B
[解析]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所以选项A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B,20/(120+20)×100%=14.29%<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20/58.5×100%=34.19%>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D,75/300×100%=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 A
[解析] 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答案] A
[解析] 计算该企业换入资产收到补价的比例:
补价比例=40/(150+140×17%)×100%=23.01%<25%,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换出的存货按照公允价值150万元确认收入,按照账面价值120万元结转成本。所以影响损益的金额是150-120=30(万元)。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CD
[解析] 因为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所以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权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的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ABCD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ABC
[解析] 远航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 600
银行存款 55.2
贷:主营业务收入 5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5.2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
贷:库存商品 500
长江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库存商品 5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5.2
累计摊销 12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0
营业外支出 43
贷:无形资产 800
银行存款 58.2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交换的账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AB
[解析] 换出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该将实际收到的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交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ABCD
[该题针对“商业实质的判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ACD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ABCD
[解析]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减去收到的补价),所以选项ABCD都是对的。
[该题针对“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可靠计量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
[答案] 错
[解析] (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
①如果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出资产处置损益;
②如果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则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处理方法(不考虑增值税):无论是为换出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还是为换入资产而发生的相关税费,均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交换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界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对
[该题针对“商业实质的理解”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错
[解析] 当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对
[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所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价值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错
[解析] 在不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与单项资产交换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对换入各项资产的价值分配,其分配方法与不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交换的原则相同,即按各项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以确定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对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对
[该题针对“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
[答案] 远华公司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1 000-600-50+400+500×17%-20=815(万元);
远华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815
累计摊销 6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0
银行存款 20
贷:无形资产 1 000
原材料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
立信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865+20-85=80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350/(350+400)×800=373.33(万元)
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00/(350+400)×800=426.67(万元)
借:无形资产 373.33
原材料 426.6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贷:长期股权投资 865
银行存款 20
[该题针对“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黄河公司的账务处理:
黄河公司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450+18-400×17%=400(万元)。
借:原材料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00
——公允价值变动 60
投资收益 90
银行存款 18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贷:投资收益 60
长江公司的账务处理:
长江公司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400+400×17%-18=45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50
银行存款 18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该题针对“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1)支付补价10万元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补价之和200万元的比例为5%,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核算。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190+10=200(万元)
设备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50/(50+150) ×100%=25%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150/(50+150)×100%=75%
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00×25%=50(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75%=150(万元)
(2)甲公司编制的有关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设备 50
无形资产 15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投资收益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3)假设上述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250-30+10=230(万元)
设备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40/[(80-40)+170)]×100%=19.05%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170/[(80-40)+170)]×100%=80.95%
则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230×19.05%=43.81(万元)
换入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30×80.95%=186.19(万元)
编制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设备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 10
[该题针对“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五、综合题
1
[答案] (1)东大公司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应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核算。
计算双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
恒通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150+150×17%+200+260=635.5(万元)
东大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350+350×17%+230=639.5(万元)
(2)计算双方换入资产的总成本:
恒通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
=635.5+4=639.5(万元)
东大公司换入资产的总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639.5-4=635.5(万元)
(3)计算双方换入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恒通公司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的固定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30/639.5×639.5=230(万元)
换入的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409.5/639.5×639.5-59.5=350(万元)
东大公司的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换入的库存商品应分配的价值=175.5/635.5×635.5-25.5=150(万元)
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00/635.5×635.5=200(万元)
换入的无形资产应分配的价值=260/635.5×635.5=260(万元)
(4)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恒通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 350
固定资产 2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9.5
累计摊销 1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
营业外支出 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80
投资收益 20
无形资产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5.5
银行存款 4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
东大公司的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累计折旧 200
贷:固定资产 500
借:库存商品 150
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
无形资产 2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
银行存款 4
营业外支出 7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
固定资产清理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0
贷:原材料 300
[该题针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