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试卷六(4)

时间:2014-09-26 16:49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2014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试卷六(4)四、计算题

 

1. ABC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一项建造合同,承建一栋房屋,合同总金额为2 400万元,工期为3年。该项工程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动工,从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最初预计合同总成本为2 000万元,到2009年末,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调整了预计总成本,预计总成本为2 500万元,该项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完工,由于工程质量较好,客户同意支付奖励款100万元。每年的支出均为原材料、职工薪酬和其他支出。建造该工程的其他资料如下:

要求

(1)确定2008、2009年末的合同完成工进度

(2)计算确认各年的收入、费用和毛利

(3)编制2008 – 2010年末各年的有关会计分录。

2. 甲股份有限公司是工业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其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

(1)甲公司于2007年12月为管理部门购买了一栋建筑物,该建筑物的成本为300万元,发生的相关税费为20万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该建筑物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在2009年1月1日,由于管理部门内部结构调整,将自用的建筑物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转换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出租后每年的租金为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306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2)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将另一项投资性房产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9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38 0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系2006年12月31日已银行存款购入的一栋写字楼,价款为30 000万元,购入后即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预计使用年限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按年折旧(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和年限均以税法相同)。其他资料:甲公司在2009年1月1日起,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要求

(1)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各年的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编制甲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转换时的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1. A公司和B公司均为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两公司发生如下业务

(1)A公司和B公司于2008年1月1日,以一批产品换入甲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权,换出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为1100万元,成本为800万元,另支付补价113万元。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5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B公司章程规定,A公司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2)2008年1月1日,B公司除一台设备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外,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假定B公司对该设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余。

(3)2008年12月1日,B公司将一栋办公大楼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大楼出租时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账面原价为2800万元,已计提折旧800万元(与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相同),未计提减值准备。 2008年12月31日其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4)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20万元。假定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所得税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8年起,按新的所得税法的规定,两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两公司均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要求

(1)编制A公司2008年1月1日取得B公司30%的股权的会计分录。(2)编制B公司2008年12月1日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3)编制A公司2008年度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4)计算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8年4月30日对外报出。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要求公司财务部门处理: ①2007年9月1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就甲公司所欠乙公司货款300万元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台电子设备和20万元现金,一次性清偿乙公司该货款。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60万元,公允价值为每台100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该批电子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应负担增值税以及支付现金与所清偿债务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300 贷:库存商品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银行存款 20 营业外收入 126 ②2007年12月6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4台电子设备换取丙公司生产的5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26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30万元。丙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10万元,公允价值为每辆24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商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公司领导用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甲公司预计该小轿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每辆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对用于交换的4台电子设备,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24.4 贷:库存商品 1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③2007年11月12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丁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8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买该设备。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收到丁公司货款1000万元存入银行。商品已发出,已开具增值税发票。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贷:库存商品 560

(2)2008年1月和2月发生的涉及2007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1月10日,A公司就其2007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A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A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A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②2月25日,B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B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B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3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支付上述赔偿费。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7年9月销售给B公司的某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B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B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7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假定上述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均不考虑所得税的调整。要求

(1)对资料(1)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

(2)对资料(2)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