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试卷二(5)
参考答案及解析: 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40-(60-16-8)=4万元 2.【答案】A 解析: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0.5)*10=25万元 3.【答案】A 【解析】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应计入管理费用;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应计人管理费用;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 4.【答案】B 【解析】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102000+17340+1400+359)一5995×20=1199元 5.【答案】A 【解析】当存货的账面余额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只需将以前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回。 6.【答案】C 【解析】“存货跌价准备”的性质是存货的备扣账户,从账户设置的性质上,它应列为存货的抵减项目。但现行制度将其在“存货”项目中反映。 7.【答案】B 【解析】可变现净值是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 8.【答案】A 【解析】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 9.【答案】A 【解析】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额:[(200+45—150)一91 1—2.5=1.5万元 10.【答案】C 【解析】因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所以A材料应按成本计量。 11.【答案】B 【解析】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35—5=130万元,小于其成本,所以B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35—80—5=50万元。 12【答案】C 【解析】根据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该批甲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62万元作为计量基础,其可变现净值=62×5一10=30万元,因其成本为28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 13【答案】D 【解析】由于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乙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新世纪公司还未生产,但持有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且可生产的乙产品的数量不大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该批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乙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372万元(62*6)作为计量基础。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72—230=142万元。 14.【答案】A 【解析】2004年12月31日D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10—1=99万元,成本为200万元,所以账面价值为99万元。 15.【答案】D 【解析】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90一12=78万元,甲产品的成本=60+24=84万元,由于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78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84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月原材料可变现净值=90一24—12=54万元.肖原材料应计提的跌价准备:60一54一l=5万元。 16.【答案】B 【解析】甲存货期末成本总额=200×200=40000元,可变现净值总额35000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40000—35000—2000):乙存货期末成本总额=250×180=45000元,可变现净值总额48000元,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3000元;丙存货期末成本总额=100×150=15000元,可变现净值总额11000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元(15000—11000—2000)。该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3000+2000=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