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章节精选二十(6)

时间:2015-12-28 16:50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选项ABC,子公司与少数股东之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从整个企业集团角度来看,也影响到其整体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数量的增减变动,必须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予以反映。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项目抵销及报表反映”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C

[解析]: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项目的金额=1 800+800-100=2 500(万元)。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项目抵销及报表反映”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C

[解析]:选项C,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依法抽回的权益性投资,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应当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项目抵销及报表反映”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C

[解析]:编制相应的账务处理:

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 35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乙公司:

借:库存商品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贷:银行存款 351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所以编制的抵销分录应该是:

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351

贷: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351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项目抵销及报表反映”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D

[解析]:选项A,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选项B,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选项C,在报告期内出售子公司,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

[该题针对“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A

[解析]:该项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为200-180=20(万元),增值税及运输费、保险费属于与第三方实际发生的相关税费,不属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该题针对“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B

[解析]:子公司期末存货为4 000元,内部销售毛利率=(8 000-6 000)/8 000×100%=25%,可计算出子公司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800(3 200×25%)元。

[该题针对“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C

[解析]:对于期末留存的存货,内部购入方B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6-2.5)=175(万元);站在集团的角度,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3-2.5)=25(万元),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该抵销150(175-25)万元。

[该题针对“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D

[解析]:经调整后,乙公司2012年度的净利润=300- (500-400)+(500-400)/10×6/12=205(万元);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调整后的金额=500+205×100%=705(万元)。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调整”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D

[解析]:因为A公司控制B公司,B公司拥有的C公司股份属于A公司间接拥有比例。因此,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C公司的股份份额为30%+25%=55%。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答案]:D

[解析]:下列情况不应该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1)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原子公司

(2)已宣告破产的原子公司

(3)母公司不能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联营企业等。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下表决权但根据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被投资单位应该纳入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D

[解析]:选项A,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份虽然未超过50%,但是根据协议,有权控制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所以实质上具有控制权,应纳入合并范围。选项B,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必须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否则,该条件不适用。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AD

[解析]:选项A,是商品销售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选项D,是固定资产销售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该题针对“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BD

[解析]:此类题目可以通过编制抵销分录来判断正误。甲公司2010年度的合并抵销分录为: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

贷:固定资产——原价  12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1.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

贷:管理费用  3

从上述抵销分录可以看出,最终调减未分配利润项目10.5万元(12-1.5),调减固定资产项目7.5万元(12-1.5-3)。

[该题针对“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AD

[解析]:对于集团内部借款企业或债券发行方来说,其筹集的资金的利息支出可能计入财务费用,也可能计入在建工程等,因此选项AD符合题意。

[该题针对“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ABD

[解析]:选项C,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该题针对“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AB

[解析]: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选项C,是“在当期不可转换”,所以无影响;选项D,是“当期不可执行”,也没有影响。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判断题

1

[答案]:N

[解析]:在报告期内上年已纳入合并范围的某子公司发生巨额亏损导致所有者权益为负数,但仍持续经营的,该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范围。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N

[解析]:这种情况下,如果债券投资的余额大于应付债券的余额,差额作为投资损失计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

[该题针对“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Y

[解析]:

[该题针对“合并范围的认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N

[解析]: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都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调整”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N

[解析]: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因长期股权投资与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相等,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过程中不产生差额,即合并中不形成商誉或应计入损益的因素。只有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才有可能出现商誉。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调整”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计算题

1

[答案]

(1)根据资料(1)编制2010年至2012年有关内部销售存货的抵销分录

2010年

借:营业收入 600

贷:营业成本 400

固定资产——原价 2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200/10/2)

贷:管理费用 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7.5[(200-10)×25%]

贷:所得税费用 47.5

2011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贷:固定资产——原价 2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7.5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0(200/10)

贷:管理费用 20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 (200-10-20) ×25%-47.5]

2012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借:营业外收入 30(200/10/2+200/1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2.5

借:营业外收入   5(200/10×3/12)

贷:管理费用   5

借:所得税费用    4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2.5

(2)根据资料(2)编制2010年至2012年有关内部销售无形资产的抵销分录

2010年

借:营业外收入   250(400-300/10×5)

贷:无形资产——原价   2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5(250/5/2)

贷:管理费用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6.25 [(250-25)×25%]

贷:所得税费用   56.25

2011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50

贷:无形资产——原价   2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25(250/5/2)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6.2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56.25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0(250/5)

贷:管理费用   50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250-25-50)×25%-56.25]

2012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50

贷:无形资产——原价 2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75(250/5/2+250/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43.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43.75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50(250/5)

贷:管理费用 50

借:所得税费用 1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250-75-50)×25%-43.75]

(3)根据资料(3)编制2010年至2012年有关内部销售固定资产的抵销分录

2010年

借:固定资产——原价 20

贷:营业外支出 20

借:管理费用 1.2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5(20/4×3/12)

借:所得税费用 4.69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69 [(20-1.25)×25%]

2011年

借:固定资产——原价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5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69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69

借:管理费用 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20/4)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20-1.25-5)×25%-4.69]

贷:所得税费用 1.25

2012年

借:固定资产——原价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6.2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6.25(20/4×3/12+20/4)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3.44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44

借:管理费用 5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20-6.25-5)×25%-3.44]

贷:所得税费用 1.25

[解析]: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1)编制A公司购入C公司90%股权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9 000(10 000×90%)

贷:银行存款 9 000

(2)编制A公司201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的相关调整、抵销分录

①编制2010年末内部固定资产业务的抵销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150

贷:固定资产——原价 15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5(150÷5×6/12)

贷:管理费用 15

②编制2010年末内部债券投资业务抵销分录

借:应付债券 1 000

投资收益 35.4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 035.43

借:投资收益 52.16

贷:财务费用 52.16

借:应付利息 60

贷:应收利息 60

注:A公司对上述债券的处理如下:

利息费用(财务费用)=1 000×6%=60(万元)

应付利息=1 000×6%=60(万元)

C公司对上述债券的处理如下:

利息收益(投资收益)=1 043.27×5%=52.16(万元)

应收利息=1 000×6%=60(万元)

应摊销的利息调整=60-52.16=7.8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1 043.27-7.84=1 035.43(万元)

③按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经调整,C公司2010年度的净利润=2 135-150+15=2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2 000+100)×90%]1 890

贷:投资收益 1 800

资本公积 90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

=10 000×90%+1 890=10 890(万元)

④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7 000

资本公积 2 100(2 000+100)

盈余公积 313.5(100+213.5)

未分配利润——年末 2 686.5(900+2 000-213.5)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 890

少数股东权益 1 210(12 100×10%)

⑤抵销母公司投资收益和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借:投资收益 1 800(2 000×90%)

少数股东损益 200

未分配利润——年初 9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213.5

未分配利润——年末 2 686.5

[解析]: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进行考核]

五、综合题

1

[答案]

(1)判断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的后续计量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核算。理由:A公司能够参与B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说明A公司对B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

(2)编制2009年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并计算2009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①2009年1月1日对B公司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 500

贷:银行存款 2 500

初始投资成本2 500万元小于应享有权益份额2 700万元(9 000×30%),需要调整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

贷:营业外收入 200

②调整后B公司净利润=900-(1 600/8-1 000/10)-300+300/10×1/12=502.5(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150.75

贷:投资收益 (502.5×30%)150.75

③2009年末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2 500+200+150.75=2 850.75(万元)

(3)判断A公司对C公司合并所属类型,简要说明理由,编制2009年7月1日投资时的会计分录,并计算购买日合并商誉。

①因A公司与D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②编制2009年7月1日的投资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 6 000

资本公积 2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3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530(1 830-1 300)

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固定资产清理 900

累计折旧 700

贷:固定资产 1 6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 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 000

③2009年7月1日的合并商誉=6 000-(6 000+100)×80%=1 120(万元)。

(4)编制A公司2009年末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 900

贷:营业成本 600

固定资产——原价 300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10×1/12)2.5

贷:管理费用 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00-2.5)×25%] 74.38

贷:所得税费用 74.38

(5)编制A公司2009年末将C公司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相关的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 100

贷:资本公积 100

借:管理费用 5(100/10÷2)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

(6)编制A公司2009年末将A公司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相关的调整分录。

C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300+2.5-5=697.5(万元)

A公司合并报表中应确认投资收益

=(697.5-600)×80%=78(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78

贷:投资收益 78

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6 000+78=6 078(万元)

(7)编制A公司2009年末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分录。

借:股本 4 000

资本公积 (1 600+100)1 700

盈余公积 2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300+697.5-100-600)297.5

商誉 (6 078-6 197.5×80%)1 12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 078

少数股东权益 (6 197.5×20%)1 239.5

(8)编制A公司2009年末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分录。

借:投资收益 (697.5×80%)558

少数股东损益 139.5

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6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97.5

(9)编制A公司与B公司逆流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297.5×30%) 89.25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300/10×1/12×30%)0.75

贷:固定资产——原价      (300×30%) 90

[解析]: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知识点进行考核]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