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专项习题13(2)

时间:2015-10-12 15:59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参考答案:

综合题

1、

【正确答案】 (1) 甲产品标准成本卡

单位:元

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单位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5

2

10

直接人工

4

6000/2000=3

12

变动制造费用

4

5000/2000=2.5

10

固定制造费用

4

2200/2000=1.1

4.4

单位标准成本

 

 

36.4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2.1-2)×2050=20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2050-490×5)×2=-800(元)

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价格提高、运输方式的变动导致运费增加等等导致实际价格提高。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负数,属于节约差异,节约的原因可能是工人用料的责任心增强、材料质量提高等等导致单位产品的实际用量减少。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工资率标准=(2100-490×4)×3=42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实际人工工时=(6620/2100-3)×2100=320(元)

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工人技术状况不好、工作环境不好等等导致单位产品实际人工工时增加。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为正数,属于超支差异,超支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人的升级、加班等等导致实际工资率提高。

(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490×4)×2.5=35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5400/2100-2.5)×2100=150(元)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5400-490×4×2.5=500(元)

或: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0+150=5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900-490×4×1.1=-256(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900-2200=-3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000-490×4)×1.1=44(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2000-2100)×1.1=-11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100-490×4)×1.1=154(元)

三者的关系是: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44)=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11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4)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41571】

 

2、

【正确答案】 (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900-100=800(万元)

年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600-20=580(万股)

2010年2月10日向全体股东送的股数=580×2/10=116(万股)

2010年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80+116+150×4/12=746(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800/746=1.07(元)

【提示】

股数变动有两种情况:

一是股权资本变动的股数变动(如增发新股、回购股票),股数变动要计算加权平均数;二是股权资本不变动的股数变动(如发放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计算加权平均数。

假设全部转股:

增加的净利润=12×1000×3%×7/12×(1-25%)=157.5(万元)

增加的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12×50×7/12=35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800+157.5)/(746+350)=0.87(元)

年末的市盈率=15/1.07=14.02(倍)

年末的每股净资产=(3900-80)/(580+116+150)=4.52(元)

年末的普通股市净率=15/4.52=3.32(倍)

(2)影响企业股票市盈率的因素有三个:一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二是投资者所获取报酬率的稳定性;三是利率水平的变动。

(3)销售净利率=900/8000×100%=11.25%

年末的资产总额=3900/(1-40%)=6500(万元)

平均总资产=(4500+6500)/2=5500(万元)

总资产周转率=8000/5500=1.45(次)

平均股东权益=(3000+3900)/2=3450(万元)

平均权益乘数=5500/3450=1.59

(4)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2%×1.2×1.5=21.6%

20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11.25%×1.45×1.59=25.94%

销售净利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11.25%-12%)×1.2×1.5=-1.35%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11.25%×(1.45-1.2)×1.5=4.22%

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11.25%×1.45×(1.59-1.5)=1.47%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4158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