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计算分析题练习17

时间:2015-08-17 17:29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计算分析题练习17

计算分析题

(本类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涉及计算的,除非题目特别说明不需要列出计算过程,要求列出计算步骤。)

46、甲企业生产A产品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为乙材料,企业管理层在进行预算的时候计划在下一年度的各个季度实现的生产量分别为2万件、1.5万件、1.8万件和1.6万件,单位产品的乙材料的数量为2千克,乙材料的采购单价为3元/千克,假设企业付账方式为本季度的采购支出本季度支付70%,下季度支付30%,未支付的部分在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另外已知上年末的应付账款余额为5.5万元。(不考虑增值税)

(1)编制下一年的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预计产量(万件)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千克)

 

 

 

 

 

材料单价(元)

 

 

 

 

 

预计采购支出

 

 

 

 

 

应付账款期初

 

 

 

 

 

第一季度采购付现

 

 

 

 

 

第二季度采购付现

 

 

 

 

 

第三季度采购付现

 

 

 

 

 

第四季度采购付现

 

 

 

 

 

现金流出合计

 

 

 

 

 

(2)预计下一年度期末的应付账款余额。

正确答案:

(1)

生产预算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预计产量(万件)

2

1.5

1.8

1.6

6.9

单位产品材料用量(千克)

2

2

2

2

2

材料单价(元)

3

3

3

3

3

预计采购支出

12

9

10.8

9.6

41.4

应付账款期初

5.5

3.6

2.7

3.24

5.5

第一季度采购付现

8.4

3.6

 

 

12

第二季度采购付现

 

6.3

2.7

 

9

第三季度采购付现

 

 

7.56

3.24

10.8

第四季度采购付现

 

 

 

6.72

6.72

现金流出合计

13.9

9.9

10.26

9.96

44.02

(2)下一年度期末的应付账款余额=9.6×30%=2.88(万元)

解析:

47、ABC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该公司2012年有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资本成本为10%),拟定了两个方案:

甲方案:需要投资5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折旧,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等于残值变现净收入)。当年投产当年完工并投入运营。投入运营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20万元,第1年付现成本80万元,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年都比前一年增加维修费2万元。

乙方案:需要投资80万元,在建设期起点一次性投入, 当年完工并投入运营, 项目寿命期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折旧方法与甲方案相同。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获利25万元。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每年的现金净流量;

(2)分别计算甲乙两方案的净现值;

(3)如果甲乙两方案为互斥方案,请选择恰当方法选优。(计算过程资金时间价值系数四舍五入取三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正确答案:(1)甲方案年折旧=(50-5)/5=9(万元)

乙方案年折旧=(80-8)/6=12(万元)

甲方案各年NCF:

NCF0=-50(万元)

NCF1=120×(1-20%)-80×(1-20%)+9×20%=33.8(万元)

NCF2=120×(1-20%)-82×(1-20%)+9×20%=32.2(万元)

NCF3=120×(1-20%)-84×(1-20%)+9×20%=30.6(万元)

NCF4=120×(1-20%)-86×(1-20%)+9×20%=29(万元)

NCF5=120×(1-20%)-88×(1-20%)+9×20%+5=32.4(万元)

乙方案各年NCF:

NCF0=-80(万元)

NCF1~5=25+12=37(万元)

NCF6=37+8=45(万元)

(2)甲方案的净现值=33.8×0.909+32.2×0.826+30.6×0.751+29×0.683+32.4×0.621-50=70.23(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37×3.791+45×0.565-80=85.69(万元)

(3)两个方案的寿命期限不同,应该使用年金净流量进行决策。

甲方案年金净流量=70.23/(P/A,10%,5)=70.23/3.791=18.53(万元)

乙方案年金净流量=85.69/(P/A,10%,6)=85.69/4.355=19.68(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高于甲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所以应该采用乙方案。

解析:

48、ABC公司2010年平均资产总额20000万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0%,负债的平均利率为10%,固定生产经营成本为1000万元,净利润15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发行在外普通股为1000万股。

要求:

(1)计算下列指标: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杠杆系数;

(2)预计2011年销售量增长20%,则每股收益为多少?

正确答案:(1)每股收益=1500/1000=1.5(元/股)

税前利润=1500/(1-25%)=2000(万元)

利息=20000×60%×10%=1200(万元)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2000+1200=3200(万元)

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3200+1000=420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4200/3200=1.3125

财务杠杆系数=3200/(3200-1200)=1.6

总杠杆系数=1.3125×1.6=2.1

(2)每股收益增长率=2.1×20%=42%

每股收益=1.5×(1+42%)=2.13(元/股)

解析:

49、A企业生产甲产品需要使用某种特种钢,年需要量36000公斤,已知该特种钢单价为200元/公斤。材料储存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该特种钢单位年储存成本为8元,假定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为12000元。

供应部门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企业进货时,平均交货期为8天,8天以内交货概率为70%,延迟一天、二天交货的概率分别为20%和10%。经测算,单位材料缺货损失2.5元。

要求计算:

(1)计算该企业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3)计算年度最佳订货批次;

(4)计算最佳订货周期(1年按360天计算);

(5)该企业供应部门确定的再订货点为1000公斤,保险储备200公斤,请计算确定其做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1)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2×每次变动订货成本×36000×8)1/2=12000

解得:每次变动订货成本=250(元)

经济订货批量=(2×250×36000/8)1/2=1500(公斤)

(2)经济订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1500/2×200=150000(元)

(3)年度最佳订货批次=36000/1500=24(次)

(4)最佳订货周期=360/24=15(天)

(5)交货期内的平均需求量=36000/360×8=800(公斤)

每天需要量=36000/360=100(公斤)

保险储备量为0公斤时,再订货点为800公斤

缺货损失期望值=24×2.5×(100×0.2+200×0.1)=2400(元)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0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2400+0=2400(元)

保险储备为100公斤时,再订货点为900公斤

缺货损失期望值=24×2.5×(100×0.1)=600(元)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100×8=800(元)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600+800=1400(元)

保险储备量为200公斤时,再订货点为1000公斤

缺货损失期望值=0(元)

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200×8=1600(元)

保险储备相关总成本=0+1600=1600(元)

因此,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为100公斤,再订货点为900公斤,供应部门确定的再订货点和保险储备不正确。

解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