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精选试题一(8)

时间:2015-05-18 18:42来源:未知 中级会计职称点击: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保持市场份额是萧条时期的财务战略,所以选项A不正确;开展营销规划和提高产品价格是繁荣时期的财务管理战略,所以选项B、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20页)

【该题针对“财务管理环境”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06】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求预付年金的现值时,现值点就是第一笔年金的发生时点,所以选项B不正确。(参见教材第30-31页)

【该题针对“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07】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股票的β系数=0.5×(0.7/0.3)=1.17(参见教材第47页)

【该题针对“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09】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转移风险是企业以一定代价,采取某种方式(如参加保险、信用担保、租赁经营、套期交易、票据贴现等),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承担,以避免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参见教材第43页)

【该题针对“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0】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销售预算是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也是其他预算的编制基础。(参见教材第71页)

【该题针对“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3】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预算目标,包括销售或营业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委员会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所以选项B不正确。各预算执行单位按照企业预算委员会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所以选项C不正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执行,所以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70-71页)

【该题针对“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4】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滚动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以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参见教材第68页)

【该题针对“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5】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筹资方式,是指企业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它受到法律环境、经济体制、融资市场等筹资环境的制约,特别是受国家对金融市场和融资行为方面的法律法规制约。(参见教材第88页)

【该题针对“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6】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吸收直接投资的手续相对比较简便,筹资费用较低,选项A不正确。普通股筹资吸收的一般都是货币资金,还需要通过购置和建造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相对于吸收直接投资方式来说,不易及时形成生产能力,选项C不正确。利用留存收益筹资,不用对外发行新股吸收新投资者,由此增加的权益资本不会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107、114、115页)

【该题针对“吸收直接投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18】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实务中,企业筹资的目的可能不是单纯和唯一的,通过追加筹资,既满足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又达到了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这类情况很多,可以归纳称之为混合性的筹资动机。如企业对外产权投资需要大额资金,其资金来源通过举借长期贷款或发行公司债券解决,这种情况既扩张了企业规模,又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有较大的变化。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A和选项C是支付性筹资动机,选项D是扩张性筹资动机。(参见教材第86页)

【该题针对“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0】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证券法》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所以,甲公司此次最多可以发行的债券=5000×40%-1400=600(万元)。(参见教材96页)

【该题针对“发行公司债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2】

 

1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认股权证属于混合筹资方式,兼具股权和债务特征。(参见教材第122页)

【该题针对“认股权证”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3】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计算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不考虑筹资费用。考虑筹资费用时,采用股利增长模型法计算出的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资本成本不相等,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132页)

【该题针对“资本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5】

 

1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直接投资,是指将资金直接投放于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的实体性资产。项目投资是指购买具有实质内涵的经营资产,形成具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开展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维持性投资是指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正常顺利进行,不会改变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发展全局的企业投资。维持性投资也可以称为战术性投资,如更新替换旧设备的投资、配套流动资金投资、生产技术革新的投资等等。ABC三项投资都可以包括购买固定资产。但是间接投资,是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等权益性资产上的企业投资,不包括购买固定资产。(参见教材第149-150页)

【该题针对“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6】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引起债券价值随债券期限的变化而波动的原因,是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不一致。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没有差异,债券期限的变化不会引起债券价值的变动。也就是说,只有溢价债券或折价债券,才产生不同期限下债券价值有所不同的现象。选项B不正确。(参见教材第180-182页)

【该题针对“债券投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28】

 

1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按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企业投资可以划分为项目投资和证券投资,所以选项A不正确;项目投资属于直接投资,所以选项B不正确;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两种投资分类方式的内涵和范围是一致的,只是分类角度不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强调的是投资的方式性,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强调的是投资的对象性,所以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参见教材第149-150页)

【该题针对“投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57】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利息=1000×4%+600×4%×6/12=52(万元),未使用的贷款额度=400+600×(6/12)=700(万元),承诺费=700×0.4%=2.8(万元),利息和承诺费合计=52+2.8=54.8(万元)。(参见教材第230页)

【该题针对“短期借款”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58】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5C信用评价系统中,“资本”是指如果企业或个人当前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他们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供使用的财务资源。(参见教材第208页)

【该题针对“信用政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59】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经济订货批量=(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货费用/每期单位存货储存费率)12,由此可知,选项D是答案,选项A、C不是答案。在存货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中,不允许缺货,因此不选B。(参见教材第222页)

【该题针对“最优存货量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0】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所谓“成本分界点”就是两个备选方案预期成本相同情况下的业务量。如果预计业务量水平超过成本分界点,则应该选择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较低的方案,因为其成本增量更少。(参见教材第257页)

【该题针对“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1】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关于敏感系数的大小。由于“销售量×单价”大于“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在不亏损状态下,“销售量×单价”也大于固定成本,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应该是最大的。在不亏损状态下,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所以,敏感系数最小的因素,不是单位变动成本就是固定成本。所以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257页)

【该题针对“利润敏感性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2】

 

2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公司以其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债券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属于财产股利。如果是发放本公司发行的债券则是属于负债股利的。选项B的说法错误。(参见教材308页)

【该题针对“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3】

 

2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判断产品所处的寿命周期阶段,可根据销售增长率指标进行。一般萌芽期增长率不稳定,成长期增长率最大,成熟期增长率稳定,衰退期增长率为负数。(参见教材288页)

【该题针对“销售预测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4】

 

2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债权人因不能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享,首先关注的是其投资的安全性,因此更重视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同时也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选项B不正确。(参见教材第317页)

【该题针对“财务分析的意义和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5】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财务报表虽然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例如:报表数据未按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某些资产以成本计价,并不代表其现在真实价值;许多支出在记账时存在灵活性,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在以后年度摊销;很多资产以估计值入账,但未必客观;偶然事件可能歪曲本期的损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选项B不正确。(参见教材第321页)

【该题针对“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和财务评价”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6】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总结中国企业的实践,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总部应做到制度统一、资金集中、信息集成和人员委派。(参见教材第17页)

【该题针对“财务管理体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69】

 

2、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各种预算,选项A不正确。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中的资料都可以用货币金额反映在财务预算内,选项C不正确。(参见教材第61、62页)

【该题针对“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0】

 

3、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发行股票属于股权筹资,选项A不正确;发行股票,是直接向股民筹资,是直接筹资,选项B正确。发行股票,是外部股权筹资,选项C正确;发行股票获得的资金,是长期资金,所以是长期筹资,选项D不正确。(参见教材第89-91页)

【该题针对“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1】

 

4、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变动资金是指随产销量的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资金。它一般包括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外购件等占用的资金。(参见教材第125页)

【该题针对“资金习性预测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2】

 

5、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独立投资方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互不依赖,可以同时并存,各方案的决策也是独立的。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属于筛分决策,评价各方案本身是否可行,即方案本身是否达到某种预期的可行性标准。独立投资方案之间比较时,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种可行方案的投资顺序,即各独立方案之间的优先次序。排序分析时,以各独立方案的获利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一般采用内含报酬率法进行比较决策。(参见教材第166页)

【该题针对“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3】

 

6、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生产正常进行;(2)有利于销售;(3)便于维持均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4)降低存货取得成本;(5)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参见教材第220-221页)

【该题针对“存货管理的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4】

 

7、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如市场价格、供货厂商、运输方式、采购批量等等的变动,都可以导致材料的价格差异。但由于它与采购部门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其差异应主要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所以选项D不是答案。(参见教材第264页)

【该题针对“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5】

 

8、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可以按照特定价格购买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也可以放弃购买股票的权利,但股票期权本身不可转让。(参见教材第313-314页)

【该题针对“股权激励”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6】

 

9、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剩余股利政策不利于投资者安排收入与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参见教材第303-305页)

【该题针对“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7】

 

10、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流动比率高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因为,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可变现清偿流动负债,实际上,各项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并不相同而且变现金额可能与账面金额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还需进一步分析流动资产的构成项目,选项B不正确。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一致,只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选项C正确。(参见教材第325、326、329页)

【该题针对“偿债能力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78】

 

三、判断题

1、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金融工具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其中衍生金融工具又称派生金融工具,是在基本金融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技术设计形成的新的融资工具,如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等,种类非常复杂、繁多,具有高风险、高杠杆效应的特点。(参见教材第22页)

【该题针对“财务管理环境”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0】

 

2、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虽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参见教材第53页)

【该题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1】

 

3、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参见教材第82页)

【该题针对“预算的执行与考核”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2】

 

4、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当预计息税前利润超过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后,应该选择负债比重较高的筹资方案。反之,则选择负债比重较低的筹资方案。(参见教材第143页)

【该题针对“资本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3】

 

5、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企业在追加筹资时,不能仅仅考虑目前所使用资本的成本,还要考虑新筹集资金的成本,即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参见教材第134页)

【该题针对“资本成本”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4】

 

6、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从选定经济效益最大的要求出发,互斥决策以方案的获利数额作为评价标准。因此,一般采用净现值法和年金净流量法进行选优决策。但由于净现值指标受投资项目寿命期的影响,因而年金净流量法是互斥方案最恰当的决策方法。(参见教材第167页)

【该题针对“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流动负债的主要经营优势包括:容易获得,灵活性,有效地为季节性信贷需要融资的能力。这创造了需要融资和获得融资之间的同步性。另外,短期借款一般比长期借款具有更少的约束性条款。流动负债的一个经营劣势是需要持续的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本题说法错误。(参见教材第235页)

【该题针对“流动负债的利弊”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8】

 

8、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差异化战略中,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参见教材第238页)

【该题针对“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89】

 

9、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本题中明确说明了按面值计算股票股利,所以资本公积不会变化,还是2000万元。(参见教材第308页)

【该题针对“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91】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并披露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目的在于,使公众投资者能够有机会了解管理层自身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评价,以及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计划。这些信息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并没有得到充分揭示,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却非常重要。(参见教材第346页)

【该题针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92】

 

四、计算分析题

1、

【正确答案】 (1)可供使用现金=8000+4000×80%+10000×5×(1+17%)×50%=40450(元)
(2)采购材料支出=8000×(1+17%)×70%+5000=11552(元)
支付直接人工8400元
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付现13854元
购买设备支付现金20900元
现金支出总额=11552+8400+13854+20900=54706(元)
(3)现金余缺=40450-54706=-14256(元)
(4)假设1月初需要借入W元,则1月份支付的利息=W×6%/12=0.005W依据资料,有:
5000<-14256+W-0.005W<5100
解得:19353<W<19453
由于借款额为100元的整数倍数,因此,应该借款19400元。
【提示】2013年末有息负债12000元,由于是按季支付利息,因此无需在1月份考虑利息支出。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财务预算的编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94】

 

2、

【正确答案】 (1)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0×10%=100(万股)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1000+100×1=11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4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5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1300-100×1-1000×(1+10%)×0.2=980(万元)
(2)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1000+100×1=11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400+100×(10-1)=13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5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1300-100×10-1000×(1+10%)×0.2=80(万元)
(3)发放股利之后甲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变,仍然是1%,因此,甲投资者的持有股数=(1000+100)×1%=11(万股)。
(4)发放股利之前的每股股东权益=3200/1000=3.2(元)
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10/3.2=3.125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导致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发放现金股利会导致股东权益减少。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东权益=3200-220=2980(万元)
每股股东权益=2980/1100=2.709(元)
由于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所以每股市价=3.125×2.709=8.466(元)。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95】

 

3、

【正确答案】 (1)单位变动成本=3+6+1.5+4.5=15(元)
固定成本总额=500000+778400=1278400(元)
保本销售量=1278400÷(30-15)=85227(件)
(2)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30-15)/30×100%=50%
(3)预计利润=120000×(30-15)-1278400=521600(元)
(4)安全边际率=(120000-85227)/120000=28.98%
(5)甲公司的安全边际率处于20%~30%之间,比较安全。
(6)方法一:
销量为120000件时利润为521600元,销量增加10%之后增加的利润=(30-15)×120000×10%=180000(元)
利润增长率=180000/521600×100%=34.51%
利润对销售量的敏感系数=34.51%/10%=3.45
单价提高10%:
单价增加=30×10%=3(元)
单价增加之后的利润=120000×(33-15)-1278400=881600(元)
利润增长率=(881600-521600)/521600×100%=69.02%
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69.02%/10%=6.90
方法二:
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边际贡献/利润=[120000×(30-15)]/521600=3.45
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销售收入/利润=(120000×30)/521600=6.90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利润敏感性分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898】

 

4、

【正确答案】 (1)收益增加=(1800-1600)×(1-70%)=60(万元)
(2)原信用政策下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1600/360×45×70%×10%=14(万元)
新信用政策下:
平均收现期=10×20%+20×30%+30×50%=23(天)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1800/360×23×70%×10%=8.05(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8.05-14=-5.95(万元)
(3)单位变动成本=100×70%=70(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11000-10000)×70×10%=7000(元)=0.7(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收账费用增加=25-18=7(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坏账损失增加=36-30=6(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现金折扣成本增加=1800×(20%×2%+30%×1%)=12.6(万元)
改变信用政策后税前收益的增加=60-(-5.95)-0.7-7-6-12.6=39.65(万元)
由于改变信用政策后增加了企业的税前收益,因此,企业应该采用新信用政策。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信用政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902】

 

五、综合题

1、

【正确答案】 (1)①税后年营业收入=6000×(1-25%)=4500(万元)
②税后年付现成本=2000×(1-25%)=1500(万元)
③年折旧=8000/8=1000(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1000×25%=250(万元)
④NCF18=4500-1500+250=3250(万元)
⑤净现值=3250×(P/A,10%,8)-8000=3250×5.3349-8000=9338.43(万元)
(2)①每年折旧额=10000/5=2000(万元)
②NCF1=2000+2000=4000(万元)
NCF2=2500+2000=4500(万元)
NCF3=3000+2000=5000(万元)
NCF4=3500+2000=5500(万元)
NCF5=4000+2000=6000(万元)
③净现值=4000×(P/F,10%,1)+4500×(P/F,10%,2)+5000×(P/F,10%,3)+5500×(P/F,10%,4)+6000×(P/F,10%,5)-10000
=4000×0.9091+4500×0.8264+5000×0.7513+5500×0.6830+6000×0.6209-10000
=8593.6(万元)
(3)静态投资收回期=8000/3250=2.46(年)
令动态回期为N,则3250×(P/A,10%,N)=8000
(P/A,10%,N)=8000/3250=2.46
由于(P/A,10%,2)=1.7355,(P/A,10%,3)=2.4869,根据内插法列式:
(N-2)/(3-2)=(2.46-1.7355)/(2.4869-1.7355)
解得:N=2.96(年)
(4)乙方案现金流量表如下:
单位:万元

年份

现金净流量

累计净流量

折现系数

净流量现值

累计现值

0

-10000

-10000

1

-10000

-10000

1

4000

-6000

0.9091

3636.4

-6363.6

2

4500

-1500

0.8264

3718.8

-2644.8

3

5000

3500

0.7513

3756.5

1111.7

4

5500

9000

0.683

3756.5

4868.2

5

6000

15000

0.6209

3725.4

8593.6

 

从“累计净流量”一列中看出,静态回收期在2~3年之间
静态回收期=2+1500/5000=2.3(年)
从“累计现值”一列中可以看出,动态回收期也在2~3年之间
动态回收期=2+2644.8/3756.5=2.70(年)
(5)甲方案年金净流量=9338.43/(P/A,10%,8)=9338.43/5.3349=1750.44(万元)
乙方案年金净流量=8593.6/(P/A,10%,5)=8593.6/3.7908=2266.96(万元)
由于乙方案的年金净流量比较大,所以应该选择乙方案。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973】

 

2、

【正确答案】 (1)首先判断高低点,因为本题中2013年的销售收入最高,2009年的销售收入最低,所以高点是2013年(24000,1500),低点是2009年(20000,1400)。
①每元销售收入占用现金=(1500-1400)/(24000-20000)=0.025(元)
②销售收入占用不变现金总额=1400-0.025×20000=900(万元)
或=1500-0.025×24000=900(万元)
③2014年的现金需求量=900+0.025×23000=1475(万元)
(2)①根据列示的资料可以计算总资金需求模型中:
a=1000+570+1500+4500-300-390=6880
b=0.05+0.14+0.25-0.1-0.03=0.31
所以总资金需求模型为:y=6880+0.31x
【思路点拨】
由于在逐项分析法下,确定总资金需求模型中的不变资金总额a和单位变动资金b时,需要将各资金占用项目与资金来源项目相抵,因此,按此模型计算得出的资金需求总量=预计资产总额-预计应付费用-预计应付账款=预计短期借款+预计公司债券+预计实收资本+预计留存收益。
②2014资金需求总量=6880+0.31×20000=13080(万元)
③2014年外部筹资量
=13080-(2750+2500+3000+1500)-100
=13080-(12000-1500-750)-100
=3230(万元)
(3)①2014年预计息税前利润=30000×12%=3600(万元)
②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股数=600+200=800(万股)
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利息=1000(万元)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股数=600(万股)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利息=1000+1700×10%=1170(万元)
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可以通过列式解方程计算,即:
(EBIT-1000)×(1-25%)/800=(EBIT-1170)×(1-25%)/600
解得:EBIT=1680(万元)
③由于2014年息税前利润36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1680万元,故应选择方案2(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因为此时选择债券筹资方式,企业的每股收益较大。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资本结构”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93997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