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资产转换
成本模式计量单额资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说全部计入到资本公积,原因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全部计入到资本公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来说,高于的部分计入到资本公积,低于的部分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所以堵住了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这条路。
1、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明晰科目金额应该是债券的面值,债券公允价值和面值的差额应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明细科目,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www.Examw.com)
某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600,利息调整借方余额100,计提减值50,公允价值为700,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5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33%=16.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
2、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对于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情况处理思路类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部分把资本公积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可以了。另外确认递延所得税也应该由资本公积科目转换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成本法可以转换成公允价值,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是公允价值不能转换成成本。
成本法下转换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转换(自有转换公允价值重点)第一种情况(考点)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
固定资产
第二种情况: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