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会计师账务管理笔记投资管理11
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投资方案及其类型
分类标准 |
类别 |
特征 |
投资方案的数量 |
单一方案 |
一个投资项目可以只安排一个投资方案,也可以设计多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
多个方案 |
||
方案之间的关系 |
独立方案 |
指在决策过程,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单一的方案。 |
互斥方案 |
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
|
组合或排队方案 |
投资资金来源有限时的多个独立方案的组合或排队。 |
【例题25· 单选题】不管其他投资方案是否被采纳和实施,其收入和成本都不因此受到影响的投资与其他投资项目彼此间是( )。
A.互斥投资 B.独立投资
C.互补投资 D.互不相容投资
【答案】B
【解析】独立投资是指在决策过程,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单一的方案。
二、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一)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时
决策方法 |
关键指标确定 |
决策原则 |
适用范围 |
净现值法 |
净现值 |
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
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
净现值率法 |
净现值率 |
选择净现值率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
项目计算期相等且原始投资相同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
【提示】在投资额相同的互斥方案比较决策中,采用净现值率法会与净现值法得到完全相同的结论;但投资额不相同时,情况就可能不同。
【教材例4-35】某投资项目需要原始投资1000万元,有A和B两个互相排斥,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备选方案可供选择,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分别为228.91万元和206.0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按净现值法作出决策的程序如下:
(1)评价各备选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A、B两个备选方案的NPV均大于零
∴这两个方案均具有财务可行性
(2)按净现值法进行比较决策
∵228.91>206.02
∴A方案优于B方案。
【教材例4-36】A项目与B项目为互斥方案,它们的项目计算期相同。A项目原始投资的现值为150万元,净现值为29.97万元;B项目原始投资的现值为100万元,净现值为24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两个项目净现值率,并按净现值和净现值率比较决策。
(1)计算净现值率
A项目的净现值率=≈0.20
B项目的净现值率==0.24
(2)在净现值法下
∵29.97>24
∴A项目优于B项目
在净现值率法下
∵0.24>0.20
∴B项目优于A项目。
(二)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时
决策方法 |
关键指标确定 |
决策原则 |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
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依据的是差量净现金流量。 |
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 |
项目计算期不同时
决策方法 |
关键指标确定 |
决策原则 |
|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
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P/A,ic, n) |
在所有方案中,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
|
计算期统一法 |
方案重复法 |
重复净现金流量或重复净现值计算最小公倍寿命期下的调整后净现值 |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
最短计算期法 |
调整后净现值=年等额净回收额×(P/A,ic, 最短计算期) |
1.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基本原理:求年金A的过程。
【教材例4-38】某企业拟投资建设一条新生产线。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A方案的原始投资为125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1年,净现值为958.7万元;B方案的原始投资为1100万元,项目计算期为10年,净现值为920万元;C方案的净现值为-12.5万元。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根据上述资料,按年等额净回收额法作出最终投资决策的程序如下:
(1)判断各方案的财务可行性
∵A方案和B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零
∴这两个方案具有财务可行性
∵C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
∴该方案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2)计算各个具有财务可行性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A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
B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
(3)比较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作出决策
∵149.7>147.6
∴B方案优于A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