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B。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经济法的基本渊源和经济立法的基础。
13.A。法律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自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4.B。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依法应撤销情况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15.B。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16.B。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7.B。选项A属于法律;选项B属于行政法规;选项c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D属于部门规章。
18.B。甲对儿子的允诺实际上是将某一条件的成就作为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根据,因此B选项正确。
19.C。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无效代理行为,依据民法的相关规定,共同侵权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C。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代理授权不明的,属于表见代理,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21.C。对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2.B。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二、多项选择题
1.BC。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兑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ABD。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其中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包括:(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韵。
3.BD。仲裁协议具有以下效力:仲裁协议中为当事人设定的一定义务,不能任意更改、终止或撤销;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对双方当事人诉权的行使产生一定的限制,在当事人双方发生协议约定的争议时,任何一方只能将争议提交仲裁,不能向法院起诉;对于仲裁组织来说,仲裁协议具有排除诉讼管辖权的作用;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D。
4.ABCD。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智力成果是2005年教材新调整、增加的内容,要重点掌握。
5.ABD。C项诉讼时效届满时并不消灭实体权利。
6.ABCD。
7.AD。法律事实指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可以划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
8.ABD。仲裁协议不包括选定仲裁所适用的法律。
9.AD。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不是合履行地。
10.ABC。AB两项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除此之外,还包括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C项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为4年,此外还有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但是技术合同争议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