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筹资管理
复习重点十、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㈠资本成本的含义
1.含义: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
1)出资者:让渡资本使用权所带来的投资报酬;
2)筹资者:取得资本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2.构成
1)筹资费:企业在资本筹措过程中为获取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在资本筹集时一次性发生,在资本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通常直接从筹资数额中扣除。
2)占用费:企业在资本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即取得资本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㈡资本成本的作用——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业绩评价
1.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企业筹资应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方式)
2.平均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最佳资本结构:平均资本成本率最小、企业价值最大)
3.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标准(预期报酬率>资本成本率)
4.评价企业整体业绩的重要依据(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其平均资本成本率,才能带来剩余收益)
㈢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资本成本(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影响因素
|
影响对象
|
含 义
|
影响方式
|
总体经济环境
|
无风险报酬率
|
决定企业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
|
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的资金供求相对均衡且通货膨胀水平低,资金所有者投资的风险小,预期报酬率低,筹资的资本成本较低
|
资本市场条件
|
风险报酬率
|
包括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风险
|
资本市场缺乏效率,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大,要求预期报酬率高
|
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
|
企业总体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投资决策结果)和财务风险(筹资决策结果)
|
企业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大,则总体风险水平高,投资者要求预期报酬率大
|
|
企业对筹资规模和时限的需求
|
资本为稀缺资源
|
1.一次性筹资规模大、占用时限长,资本成本就高
2.融资规模、时限与资本成本的正向相关性并非线性关系,当融资规模突破一定限度时,才引起资本成本的明显变化 |
㈣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1.资本成本计算的基本模式
1)一般模式(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2)折现模式(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i.令: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
得: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
ii.计算方法与“内部收益率(IRR)”相同(参见“第四章 投资管理”)
2.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
计算公式
|
说 明
|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
一般模式:
![]() |
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
|
贴现模式:
![]() |
||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
|
一般模式:
![]() 注:折价和溢价发行时,筹资总额为折价和溢价金额。 |
|
贴现模式:
![]() |
||
融资租赁资本成本
|
1.年末支付租金
设备价款-残值×(P/F,Kb,n)=年租金×(P/A,Kb,n) 2.年初支付租金 设备价款-残值×(P/F,Kb,n)=年租金×[(P/A,Kb,n-1)+1] =年租金×(P/A,Kb,n)×(1+ Kb) 注:解出的Kb就是融资租赁资本成本。 |
资本成本率只能用贴现模式
|
普通股资本成本
|
1.股利增长模型法
![]() |
注意当期股利D0和下期股利D1的区别
|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Rf,市场平均报酬率为Rm,某股票贝塔系数β,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Ks=Rf+β(Rm-Rf) |
假定资本市场有效,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相等。
|
|
留存收益资本成本
|
1.留存收益的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无现实现金流出)。
2.参照普通股成本公式,但不考虑筹资费用。 |
|
㈤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
1.含义:以各项个别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率。
2.权数的确定
㈥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
1.含义: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平均资本成本)
2.权数:目标价值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