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33%的所得税率。2005年1月,该企业会计人员计算企业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为240万元。会计科长在审核时发现会计人员计算企业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漏记如下业务,且尚未进行账务处理:2004年12月企业发生一场大火,烧毁一批原材料和一台在用机器设备;该批原材料进价(不含税)为30万元,进项税额5.1万元;该机器设备账面净值为38万元,变价现金收入0.5万元。上述事项经税务机关审核,准予扣除,该企业据此进行了账务处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200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166.9
B.167.4
C.172
D.172.5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纳税人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一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进行扣除。自2003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规定条件的财产永久实质性损害时,扣除变现收入、可收回的金额,以及责任和保险赔偿后的财产损失部分,可以扣除。所以本题应纳税所得额=240-(30+5.1)-(38-0.5)=167.4万元。
16.某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取得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营业外收支和投资收益项目已列收支为:通过民政部门向灾区捐赠款物价值100万元,直接资助当地某高校研究开发经费6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国债转让收益50万元。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外商投资企业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4980
B.5040
C.5124
D.5137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所以2004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20=4980万元。
17.2005年3月,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合同,由甲向乙提供货物并运输到乙指定的地点,合同标的金额为300万元,其中包括货款和货物运输费用。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印花税率为0.3‰,货物运输合同适用的印花税率为0.5‰。根据印花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企业应纳印花税额是( )万元。
A.0.24
B.0.15
C.0.09
D.0.06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依据规定,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应适用不同税率经济事项的同一凭证,如分贝记载金额的,应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算贴花。300×0.5‰=0.15万元。
18.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的完税凭证、发票等涉税资料应当保存的期限是( )。
A.3年
B.5年
C.10年
D.20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账簿、会计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纳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